家乡翠竹情

    日期:2017-09-11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金祖庭点击:4972 字号: 手机:

    扫描微阅读

    每次回到老家,我就想把孟浩然的诗句“绿树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”改为:“翠竹村边合,青山郭外斜。”因为,我的老家金丫口就躲在竹林里。
     
        家乡就在牟定县城西南的小山里,山坳起伏,沟壑纵横,冬春温和干燥,夏秋高温多雨。这样的气候和地理特点,绘就了一幅“村庄环竹林,翠竹藏农家”的田园诗意,而几百年来的翠竹丛生,又孕育了我们金氏家族祖宗以竹为生的篾匠文化。
     
    北宋大诗人苏轼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”而我,自记事起,就在翠竹丛中长大。家乡最多的是实心竹和水竹,田间地头、山坳和沟壑处处都是竹子,有自生的,有祖辈们种植的。竹子年年发笋,越生越多,片片相连,翠绿的竹林把村庄围得严实,东风吹过,竹林犹如一条绿色的画廊,荡漾着醉人的诗意。
     
    每当想起这些,我感到我比苏东坡幸福。当然,我印象最深的,还是祖传的竹文化和篾匠工艺。
     
    家乡的竹子质地坚韧,不易腐朽,中空有节,横向截之,可盛水、盛物,纵向劈之,可成丝、成片,用途广。八十年代初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父辈们农田庄稼收种结束后,就编些竹凳、靠椅、竹梯贴补家用,村间的篾匠自然也就多了,他们相互间不断地观摩学习、博取众长,花样推陈出新,编织出的器物美观耐用、物美价廉很受市场的欢迎和寻常人家的追捧。村间有一位叫金正洪的老爹是我印象中篾编技艺最高的一个,他各种竹器无所不会,尤其是簸箕和谷箩织得很有特色:篾条大小均匀、且表面光滑美观,器物经久耐用。小时常到他家玩看他编篾,见他双腿夹着半成形的谷箩,双手活熟练地来回摆动,谷箩便开始层层叠叠生长起来,长长的篾丝随着他的手臂飞舞、跳跃,在周围划出一道道近乎完美的弧线来,竞有“形未动,神先领,形已止,神未止”的味道,老爹说:“编织竹器要经选竹、破竹和编织三个环节,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,否则织不出好的器物,选竹要凭眼力,织不同的器物选用不同的竹子,老嫩要适当,过老的篾条够硬但脆,过嫩的篾条织出的器物硬度不够,不耐用;破竹要靠手势,手艺好了,才破得均匀,篾条均匀了,织出的器物才美观,篾编的基本功有:砍、锯、切、剖、拉、撬、编、织、削、磨十门刀法和技法,且篾编手艺是一门细致活,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。”
     
   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期是金氏篾编的鼎盛时期,那时家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少,村间有17户靠编竹椅、竹凳、篾耙为生的人家,他们每户每年也能赚得万多元,很多人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。母亲家乡是大理祥云的,她回娘家时也常捎些靠椅、竹凳赚点路费,后来整车贩运,不经意间,在她的引领下家乡的靠椅、竹凳、竹梯和篾耙的销路就广了,常远销到省内州外各个地方。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,各种材料增多,特别是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制品的冲击,人们逐渐放弃了竹制品,金氏篾编制品日渐一日的没落。加之篾编这门手艺很苦,经常划破手,付出和回报又不成正比,很多年轻的手艺人加入了打工经济大潮中去了,只有少部分中老年手艺人还在坚守着这项祖辈留传下来的传统技艺。年前我和在外工作的叔辈和弟兄们回家乡商讨如何撰写金氏族谱时,特意到还传承篾匠工艺的父辈们家中走访,听说了县新闻广播电视、文化主管部门曾经宣传和报道过金氏篾编。这是他们很引以为荣的茶叶饭后的谈资。
     
    每想到祖宗流传下来的这门传统手工艺正面临消亡,我心里总不是滋味。
     
        偶尔见到父辈们编的几把靠椅和竹凳,像是一种对金氏家族自我安慰,或是留一缕祖宗的血液。“松竹梅,岁寒三友。” 竹子是中国文人雅士的最爱,中国传统文化也在竹子上赋予了很多精神。“竹报平安。”“四季常青”“有节、虚心。” 等精神,以及“宁折不弯”的豪气和“中通外直”的度量。清代郑板桥诗曰:“未出土时已有节,待到凌云更虚心。” 和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这些千古佳句,已经把竹子的各种美好品质写得淋漓尽致。我的祖辈们虽不懂这些诗句,可是,世代在竹林中生活的他们,骨子里早融入了竹子的灵魂。
    我在想,若是村民们继承祖辈们当年的篾匠技艺,把篾制品从农具、家具向文化用品、茶具方向发展,把竹子精神和篾匠文化相结合,使传统儒家文化和“绿色健康”理念相融合,使篾匠工艺更家精细、精巧,家乡的篾匠还是能打开更新的天地。
     
    在梦里,我和家乡的玩伴、好友在家乡的竹林里,坐在竹椅上,就着竹几烹茶,举竹杯喝酒,听竹笛清奏,挥竹管写诗,......笑谈“竹林七贤”,再让苏东坡眼馋一次。

    名称:电话:
    共0条评论

    已关闭